春秋时期,齐桓公被誉为五霸之首,曹操在三国时期曾高度评价他,称其为“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一匡天下,不以兵车,正而不谲,其德传称”。然而,这位曾称霸一方的强大君主,最终却有着悲惨的结局。司马迁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写道:“及桓公卒,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桓公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齐桓公死后,由于儿子们争权夺利,导致国家动荡不安,宫中无人安葬齐桓公,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甚至尸虫从窗子里爬了出来。)今天,我们将通过史料来回顾这一悲剧。 在《吕氏春秋》中,也有一段记载。当齐桓公的相国管仲病重时,桓公曾去探望并询问管仲是否有什么教诲可供自己继续学习。管仲在临终前对桓公说:“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常之巫、卫公子启方。”(管仲叮嘱桓公,远离易牙、竖刁、常之巫和卫公子启方。) 那么,管仲所提到的这四人到底是谁呢?他们又对齐桓公的最终命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一一来看。 易牙
展开剩余42%这就是齐桓公的悲剧——从春秋霸主到身死宫中,孤独凄惨的结局,无不与他纵容那些小人有关。正如管仲所预见的那样,若桓公继续信任这些小人,他的王朝终将走向衰败。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股票推荐,实盘配资网站论坛,杭州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