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与晋国这两个历史悠久的强国,自古以来便有着不可调和的仇恨。为了能够一举消灭楚国,晋国的国君暗中支持太子建,妄图利用他来对抗楚平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伍子胥逐渐看透了晋国的真实意图:虽然他们当初答应帮助太子建登上楚国的王位,但眼下只为图谋楚国的灭亡而已。
在意识到形势的危机后,伍员和太子建决定逃离危险,但不幸的是,此事被晋国的国君知晓。为了确保计划不被泄露,晋国的统治者下令杀掉太子建。这一场悲惨的事件让伍子胥倍感后怕,然而他凭借智慧和勇气,终于逃出了晋国的魔爪,暂时脱离了险境。 伍子胥深谙楚国的敌国吴国实力强大,他意识到,唯有投靠吴国才能夹缝中生存。他的行程让他必须穿越楚国的边境,在昭关一带,这里正是楚国的防线。他换上了低调的服装,试图隐匿身份,但当他到达昭关时,城墙上张贴着他的画像,通告中写着只要抓住他就能获得丰厚的赏金。伍子胥高大的身材与英俊的外貌使得他一下子就成为官兵们的重点关注对象。刚一察觉到情况不妙,伍子胥便连忙逃跑。奔跑间,他瞥见前方被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江挡住去路,心中暗自感叹:“难道伍家就此失去了复仇的机会吗?”然而,正当他打算与追兵一决高下之际,他的目光被旁边的一片芦苇荡吸引,那里纷乱的水面上漂浮着一只小船。他心中一动,急忙跑向船边,恳求在船上的老渔夫救他,老渔夫见他面露惊恐,便答应将他渡过大江。 为表达对老渔夫的感激之情,伍子胥将自己佩戴的宝剑取下,郑重其事地递给老人,并说道:“感谢您救我性命,这是我家代代相传的宝剑,价值千金,恳请您收下,以表我的谢意。”然而,老人却坚决拒绝,伍子胥追问原因,老人言道:“楚国的命令是抓到你将会得到万担粮食,这把剑如何能与之相提并论?”在临别之际,伍子胥鞠躬行礼,尽显感激之情。 历经世间的艰难险阻,伍子胥艰难地来到吴国。吴王僚观察到他谈吐不凡,气度非凡,便重用他,封他为大夫。伍子胥在新环境中的表现,渐渐赢得了人们的尊重,他心中明白,这一次他已经找到了施展才华和复仇的舞台。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股票推荐,实盘配资网站论坛,杭州在线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